2016/04/13

縱使沒有生蠔還是滿足

Mr. Steak 的西餐和扒, High tea set也吃過, 質素在城中的連瑣西餐廳中算是出色, 而位於世貿的Mr. Steak Buffet a la minute則以抵食生蠔自助餐為賣點. 早前有朋友吃過已大讚食物種類眾多, 好抵食. 心中一直想試, 一等就等了一個冬天, 終於在復活節前有機會試了.  
Buffet分2個時段, 第一節由1700-1900; 第二節則由1930-2200, 平日星期一至四價錢分別是$368 和 $498, 周末和假日就再貴$30. 選了平日食, 第一塲的時間無法成行, 那就情願付貴一點吃7點半那塲, 也不用趕交枱, 感覺自在得多. 本來想早一點到, 但遇着天雨路滑加突然壞車x#Y%Z...最後我還是遲了一點. 在大堂等電梯時看到長長人龍, 有職員指示排隊, 細看下之原來都是上6樓食自助餐的人龍, 有專屬電梯, 似乎這裡天天旺塲所言非虛.  
上到去已見人山人海, 全塲爆滿, 如果walkin一定沒有可能有位, 不知是現塲氣氛影響還是太肚餓, 雙眼只跟着食物枱走. 
先入眼簾的是一枱滿滿和五彩繽紛的甜品, 種類多到數唔完, 有各式小雜餅, 美美的桃紅馬卡龍, 慕絲和啫喱杯, 鮮果撻, 原個特色蛋糕等, 雖然很肚餓, 也得在未被破壞前留影, 待會一定要仔細品嚐.
吃Buffet多年, 似乎已有一套既定的次序, 海鮮必然是第一道菜. 如其他食評一樣, 滿滿的蟹腳, 狀甚搞笑, 似乎在跟食客招手般. 另外還有開邊龍蝦和面包蟹, 全部都源源不絕refill, 絕對是回本之選. 不過唯一有點失望是說好了的生蠔呢? 為何完全沒有影縱? 幸好對生蠔雖愛好但不情迷, 否則一定會很失落了.
好了, 先試肥美面包蟹和波士頓龍蝦
面包蟹一分為2, 不是零碎散件, 這做法甚為豪氣, 也讓人吃得開懷, 內裡全是實實在在的膏, 用湯匙刮出來吃也不夠, 完全可原塊蟹膏刮起, 仍留着蟹殼的紋理, 十分攪笑. 面包蟹都是硬膏的, 味道香濃甘鮮, 有着蟹本身的少許海水鹹鮮味, 豐腴香軟, 刻下也顧不了膽固醇超標問題, 一口一口的放進咀裡, 滿口蟹香, 啖啖滿足.
波士頓龍蝦一向給我的感覺是"無乜肉", 不過這款龍蝦即邊後仍有大大舊的肉, 肉質彈牙結實, 但略久鮮味, 而且有少許腥, 要唧少許檸檬汁伴更好.
長腳蟹腳雖然吃起來有點煩, 要落手落腳又箝又咬, 不過這次的蟹腳味道鹹鮮突出, 蟹肉一絲絲的, 不會霉, 很新鮮和juicy, 蟹殼也很軟身, 吃起來其實不如想像中輪盡.
不知由何時開始, 一家人對食變得如此講究, 吃車厘子要先全部去核放滿一碗才吃, 現在連外出吃蟹腳也要先拆肉. 望着這一堆蟹肉, 單吃有點寡, 加入酥皮湯一起就更match.
酥皮龍蝦湯, 被身邊那位喻為全晚最佳的食品, 見他喝完一碗又一碗, 就知味道相當出色. 酥皮焗得鬆化香脆, 不會油膩, 內裡是橙色的龍蝦湯, 味道不會太死鹹, 海鮮味濃而不澀, 很有水準. 把長腳蟹肉加入一併吃, 口感和鮮味也更勝一籌.
接下來是刺身時間, 有三文魚, 油甘魚, 鱆紅魚 赤貝, 帶子等, 每次也排着長長人龍, 而每次只能取4款, 份量比較少, 要吃個滿足要來回排上好幾次.
三文魚肥美油脂分佈均稱, 油香甘腴. 赤貝爽鮮口感好, 其他刺身也新鮮. 相比起來壽司的款式就較遜色, 吸引力也屬一般, 也不着意去介紹.
海鮮刺身的另一邊箱, 擺放着各式的沙律, 但個人不太偏好預先mix的沙律; 反而這種可以自己選擇配料和醬汁的沙律更個人化, 沙律菜都翠嫩新鮮, 清新健康, 作為間塲清口腔之用實在不錯.
熱葷那邊同樣有幾條長人龍, 其中一條一定是日本和牛. 供應日本佐賀和牛, 由餐廳師傅負責烹調, 然後再自行加上醬料, 另有七味粉, 芝麻, 紫菜粉, 本菇等味粉可自行調味.
驟眼看片片和牛薄切, 脂肪如雪花分佈均勻, 嫣紅光澤, 相當吸引.
吃多熟可直接跟廚師溝通, 既然是薄切和牛, 烚至剛熟也應不怕變韌, 伴上醬汁同吃, 很像平時火鍋的肥牛, 入口卻能分辦出級數, 肉質嫩滑, 牛味香濃, 入口即化, 很是滋味, 來回吃了數遍.
Mr. Steak既是牛扒專家, 和牛以外還有難得一見的韓牛, 厚切的燒韓牛肉味竟比和牛更濃, 口感有點爽脆, 個人覺得比和牛更勝一籌.
其他熱葷最吸引的還有片皮鴨, 熱辣辣新鮮出爐, 皮脆肉滑, 亦不油膩, 很有水準. 唯一美中不足是京蔥欠奉, 令味道有點單調.
對比起冷盤海鮮, 避風塘炒龍蝦箝更多一份鑊氣和惹味, 吃起來也很霸氣.
燉湯也很有水準, 這個花旗蔘燉湯, 用料足, 味清而回甘, 很滋補潤喉, 有益又健康.
吃完主食, 是時侯轉戰甜品. 每天有即造即焗心太軟, 大家可在心意咭上寫上心意字句, 甜品師傅會即塲用朱古力和果漿筆寫在碟上, 這環節的確窩心, 可藉此機會把心意傳逹. 看看碟上的心意字句, 有甜蜜有温馨有惡搞的, 至於我收到那個當然跟家庭成員有關, 內容就不在此公開了.
心太軟要趁熱吃, 切下去時滿心期待的朱古力流心真的出現, 半蛋糕半朱古力漿一併吃, 外皮少許鬆脆, 內層綿韌, 朱古力味香濃細緻, 甜味適中, 火侯拿捏得剛剛好.  
其他小切餅也取了一點來試, 馬卡龍圓圓的, 造型可愛細緻, 外皮脆內裡煙韌, 很有大師級水準, 但略嫌味道頗甜. 焦糖燉蛋口感滑不溜口, 味道清而香甜, 蛋和奶味配合得宜. 皇室朱古力蛋糕很香濃, 入口即溶, 十分美味. 其他的水準不過不失, 沒有太多驚喜.
雪糕也是甜品的重點項目, 供應H品牌的多款雪糕口味, 本來一心想保持最多吃9個單球的紀綠, 但最後只成功吞噬3球加一小杯, 對於不能保持戰鬥力實在有小點可惜.
雖然每款食品也是淺嚐1,2件, 但到最後還是飽得有點過份, 臨走以一碗温暖細滑豆花作結.
一直在拼命吃也沒細心看看街外景緻, 雖稱不上座擁無敵靚景, 但也算能俯瞰維港景色. 用餐期間鄰座有一家十數口扶老攜幼一起來吃, 氣氛温馨, 聽他們大讚這裡食物比很多五星級酒店更多元化, 的確以食物的種類是很多選擇, 主打的海鮮, 和牛, 甜品也很有水準, 不過人流太多, 環境有點嘈雜, 這一點是有點出乎意料之外的.
臨走看到門口有一個千秋和大的bear bear熊, 想不到跟餐廳有什麼關係, 但肯定小朋友看到會二話不說坐上去攬着熊仔要合照. 完美的自助餐就在這可愛的佈景中作結.
銅鑼灣告士打道280號世貿中心6樓   
Tel: 2881 5757                                                    
 
聯絡產品試用和活動:
email: sherice_hy@yahoo.com.hk
Facebook page:
www.facebook.com/MinibubbleCorner

Blogspot❤ ❤The Ztyle❤ ❤She.com❤ ❤weshare❤ ❤Qooza❤
iTrial❤ ❤Elle Blog❤ ❤ My Cossip❤ ❤UBeauty❤ ❤Pixnet
Beauty Exchange❤Salad❤ ❤Beauty Life❤ ❤Esdlife
OpenRice❤ ❤博勢力❤ ❤Chiba78mamibuy                      

2016/04/10

[育兒] 回顧艱辛的人奶之路

時間過得超快, 一眨眼QB就8個多月了, 踏入成長第二階段, 吃固體也有一些日子了, 人奶之路一走就走了8個多月. 其實我一直沒有太堅持要餵母乳, 因為BB時期我也是吃奶粉的, 身體智力各方面還不是好好的? 而且, 未生QB前我也一直認為自己是不夠奶那一類, 所以對於能不能餵母乳我也一直相當隨心. 然而, 當生產後意識自己奶量充足後, 很自然就擔當起母牛角色, 每天無限供應QB, 全人奶餵哺... 然後經常聽到同齡的小BB總容易病, 不是發燒就是腸胃不好, 但QB在頭7個月是完全沒有病過的, 也相對精靈, 我想應該是母乳的功勞吧, 提高免疫力, 消化好便便也好, 而這也是我在這8個月再辛苦也堅持的原因. 對餵母乳, 我也算是資深的過內人吧, 雖然這半年來生活都比較忙亂, 有些細節也忘記了, 但總有些經驗之談可分享一二.
首先, 不得不承認奶量多或少有點是先天的, 關乎乳線發不發逹. 有些朋友生產後一天已上奶, 而我由於是開刀的, 頭1,2天完全沒有谷奶的感覺, 也沒有下床給BB試啜. 直到手術後第3天一早醒來頭痛欲裂, 胸部脹起變硬, 才知什麼是谷奶, 那時十分傍徨, 跑到仁安的育嬰室請教姑娘, 她們教我用手擠出來, 忍痛的擠(真的很痛), 然後一直擠, 子宫又收縮痛楚, 加上傷口的痛, 真的很折磨. 但第一次徒手已能擠出1安初乳, 自那時起, 我大概已知道自己是屬於多奶的了.
在上奶初期, 我沒有堅持給QB埋身, 反而很多時間選擇揼出來, 一來容易計算QB食量, 二來揼奶時間也相對彈性, 對於是否埋身會刺激多點母乳, 我不置可否, 請教健康院的姑娘, 也說只要揼的次數夠(一天6-8次), 其實還是能同樣刺激母乳的增加. 因此第一個月, 因傷口痛, 天氣太熱, 我大半的時間都是靠揼的, 埋身的次數一天只有3-4次左右. 亦曾經擔心BB吃得夠不夠, 初生B吸啜5-10分鐘就昏睡, 但只要片片有尿, 便便正常, 其實已代表BB吃得夠, 而且BB認真吸啜是會有明顯拉扯感, 乳房也會由脹變軟, 很易分辦, 如果BB真的餓了, 第一反應是哭鬧不停, 這生理反應絕對會第一時間給父母知道, 所以各新手媽媽其實不用太擔心BB吃不夠的問題啊.  
QB滿月後食量開始提升(100-120ml), 沒有人幫手湊, 一人獨攬的日子真的連坐也沒有時間, 又揼又餵樽實在令我忙得喘不過氣, 所以又變成埋身多了. BB就像一個活奶揼, 因我也算奶源充足, 只要QB肯乖乖的啜, 基本上一定吃得夠. 很多媽媽經常說BB只肯每邊啜10分鐘, 其實認真地吃10分鐘, 兩邊20分鐘, 基本上已經很足夠; 如果中途睡了, 必要時還是要拍醒他, 最好的方法就是伸手入背部用5隻手指陰力的半抓半摸, 這方法在BB頭3個月十分湊效的; 其次可以輕輕按頸部, 一樣比較容易弄醒BB.
說到增加奶量的食物, 媽媽谷中眾說紛云, 傳統的木瓜魚湯, 通草對我不太湊效, 鱆魚相對好一點, 但個人覺得最有效反而是吃豬手或豬手湯. 所以產後頭3個月就吃了很多次豬手(當然也包括豬腳薑). 其他偏方如吃三文魚, 奶茶等我也有試, 因為本身也喜歡吃, 但沒有感到太大的效用呀. 哺乳期間我也沒有太多戒口, 禁品如咖啡, 可樂等很早就給解禁了, 對QB也沒有明顯的影響, 只要不過量就好了. 其實要Keep住長餵長有, 最最重要的是輕鬆的心情, 產後生活忙亂, 情緒總很容易波動, 每次我心情不好時, 奶量就會明顯減少; 其次是揼奶時間要穩定和規律, 每天定時, 奶量多半也會穩定的. 所以, 保持情緒穩定, 對母乳供應十分重要.

人奶媽最怕最怕一定是塞奶, 那相隔太久沒揼胸部變硬腫疼的感覺簡直是無日無之, 上街要計好時間, 奶量多的頭3個月, 上街不能超過4,5小時, 谷奶甚至漏奶是多尷尬的事! 亦因為要安心上街, 我特意買多了一個手揼, 上街必帶備, 然後規劃好路線, 找人不太多, 又有育嬰室的廣塲去"解決". 當然, 在街上揼奶不用太在意揼的量有多少, 只要令乳房不那麼脹即可. 若真的不能揼出來, 就唯有走入洗手間用手擠一點出來, 感覺鬆一點就可以了. 可能我一直比較懶, 揼奶或埋身的次數不足, 在授乳期間, 試過嚴重塞奶好幾次, 就是在胸部按到突起的硬塊, 按下腫疼的東西, 甚至外觀上也能看到突起, 那些都是乳線內不通的奶, 遇上這情況, 找BB來吸啜是最有效的方法, 但我也試過QB埋身後仍未能啜通, 那就要忍痛按鬆按散, 需要用力一點; 若然仍沒有用, 就得用熱敷或沖熱水涼, 然後再揼出來; 過程中也要邊按邊揼, 然後是揼15分鐘停5分鐘, 再揼15分鐘, 直至暢通為止. 乳線塞了一定不能坐視不理, 否則很容易發燒或乳線炎, 也會影響往後的奶量.
QB 6個月後開始2餐固體, 3餐奶, 對人奶的需求減少了, 我也自覺功得圓滿了. 為了湊B和生活的平衡, 我也沒有迫自己要Keep住奶量, 現在QB 8個月了, 我已減少至早晚各揼一次, 奶量保持在每天400ml左右, QB仍每天吃約500ml奶左右, 所以其中一餐我會補奶粉了.

做了8個月人奶媽, 感想是BB頭4-6個月, 可以的話盡量以母乳餵哺, BB的抵抗力真的會好一點, 母乳中有足夠的益生菌和防肚瀉的因子, BB消化系統相對會較好; 另外, 也比較不易出現敏感問題, QB頭7個月完全沒有病過的, 即使有試過少許傷風, 也會在1,2天內自行痊癒, 建立良好的免疫力, 對BB成長十分重要, 對父母來說也會少一點擔心. 但餵人奶同樣是磨人的事, 尤其初生時, 幾乎全日都在餵奶揼奶, 生活和休息嚴重失衡, 心情少不免會有低落的時侯. 所以, 當BB開始以固體代奶, 我覺得可以按需求減少奶量, 一來令自己多點時間, 休息也好, 去街也好, 陪伴BB玩樂也好, 把時間花在有價值一點的事上更好; 二來製造人奶會令媽媽充失大量鈣質, 所以我覺得沒有必要去影響自己的身體; 三來到BB再大一點, 再堅持埋身(尤其男仔)就不是什麼sweet的事, 而是尷尬了. 所以授乳只是一個階段, 目的是給BB最好的, 但能否成功, 或持續多久, 並不用太介懷, 保持心情輕鬆, 調較每個階段的餵哺需要, 才能令自己不給餵母乳牽着走, 各人奶媽媽共勉之.

聯絡產品試用和活動:
email: sherice_hy@yahoo.com.hk
Facebook page:
www.facebook.com/MinibubbleCorner


Blogspot❤ ❤The Ztyle❤ ❤She.com❤ ❤weshare❤ ❤Qooza❤
iTrial❤ ❤Elle Blog❤ ❤ My Cossip❤ ❤UBeauty❤ ❤Pixnet
Beauty Exchange❤Salad❤ ❤Beauty Life❤ ❤Esdlife
OpenRice❤ ❤博勢力❤ ❤Chiba78mamib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