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0

瞬間看地球

7月尾到銅鑼灣出席活動後, 便順帶跑到已有4,5年沒踏足的太古城去看PIECE OF PEACE 世界遺產樂高展.

小時侯大家有沒有玩Lego的習慣? 印象中我也有砌過, 雖然都是很簡單的成品, 但對Lego相信沒有人會陌生. 積木並不是我很熱衷的玩意, 畢竟女孩子嘛, 小時侯我很極端, 只愛玩毛毛公仔, 什麼barbie, 煮飯仔也不是我杯茶; 但另一方面, 又愛跟哥哥去儲球星卡, 去鬥"金絲貓" (蜘蛛的一種), 甚至養蠶蟲, 通山跑... 根本稱不上是個女孩子



說回這個Lego展, 是首次衝出日本在香港展出的, 塲內展出40個不同的世界歷史遺產, 藉此宣揚「世界和平」、鼓勵人類珍惜、保護及重視地球上可貴的資源和文化。不知信息是否可傳逹, 但瞬間帶你遊走地球倒是可以, 有點像積木版世界之窗, 而且精細度十足, 玩具也可變身成偉大的藝術品.

法國聖米歇爾山, 6800塊
 

英國西敏寺, 11,000塊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16,000塊
 
 

比薩斜塔, 2,200塊
 

西班牙聖家大教堂,  25,000塊


日本琉球王國城堡, 10,000塊



印度泰姬陵, 8,000塊
 



尼泊爾加德滿都谷地, 9,000塊
 
 

趆南順化皇城, 35,000塊


北京天壇, 100,000塊


福建土樓, 5,000塊


智利摩艾石像, 4,500塊
 

巴西巴西利亞大教堂, 10,000塊


悉尼歌劇院
 

埃及金字塔, 20,000塊


埃及阿布辛拜遺址, 20,000塊
 

這個... 不是Lego!! 只是很久沒看見這款舊式的行人過路器... 很懷舊哦!!
 
 
PS. 展覽已完結, 這次未能同步, 因為實在太忙了, 沒能在展覽期內發文>.<

2013/08/08

馬來西亞喇沙

一直強調只會煮中菜的我, 近來有點突破,做了多款不同的菜式, 然後發覺原來自己也有點西廚天份呢, 要多加訓練!!!

悄悄跟你們說, 我的夢想是退休後跟老伴( 這樣叫是不是有點搞笑?!)開個私房菜館,閒來招呼朋友或知音,以煮為娛,以吃為樂 所以哦, 要夢想成真, 就要加倍努力, 不擅長的也要克服! 屈指一算, 還有2-30年時間硺磨, 等我吧...

食譜要慢慢給點時間寫了, 我的效率很慢耶...

今天先來一個馬拉喇沙, 這是蔡生嚷了3個月要吃的, 某天他私下買了一包醬料和一包椰漿放雪櫃中, 但一直擱着. 就在某平淡的晚上我按捺不住把它開封, 炮製了他期待已久的喇沙了. 味道還真不賴, 跟店裡賣的也很相像. 本來是想買米線的, 但買的時侯卻鬼拍頭叫錯了河粉(OMG!!!) 回家了才發覺買錯, 也只子將錯就錯照做了. 雖然配料比較多, 但做法不難, 香辣惹味, 很適合炎夏哦, 喜歡吃喇沙的朋友不妨試試.



材料:
豆卜   10顆
炸魚片   半條
蝦  10隻
銀芽   少許
米粉/ 米線/ 河粉   半斤 (二人份糧)
青瓜   半條(切片)
喇沙醬包   半包 (超市/ 東南亞食品店有售)
濃椰漿    半盒

配料:
蝦米   少許 (浸軟)
蝦膏/蝦醬 1茶匙
紅椒   1隻 (切粒)
乾蔥   3-4顆 (切粒)
香茅   1枝 (切粒)
黄薑粉  少許
九層塔 數片
青檸汁 隨意
 
   
   

做法:

1. 把配料切細後混合一起, 磨爛或壓碎備用.
2. 魚片和蝦先放鑊兩邊煎熟
3. 另煲滾水一窩, 放入米粉/ 米線/ 河粉灼熟, 撈起過冷河. 豆卜出水煮熟備用.
4. 把(1) 的配料放鑊慢火炒香, 加入喇沙醬包, 要不停兜炒以防焦底, 可加少許水防止變燶
5. 炒至香味飄出後, 可倒入椰漿混合, 再加適量清水,煮滾. 此時可試味, 隨個人口味加入糖, 鹽, 雞粉調味.
6. 米粉/ 米線/河粉放大碗內, 加入銀芽, 青瓜, 蝦, 魚片, 豆卜, 最後倒入喇沙湯, 放上香葉裝飾即成.
 
 
 
 

小貼士:

~辣度和濃度可按個人口味調配~
~不要一次下太多水,以免太淡, 可逐少加入再試味~



2013/08/07

Green Life清涼夏日, 美肌白滑由內開始

近年流行低碳生活, Green Life 都變成產品包裝的招徠, 凡是有機的, 環保的, 都足以升價十倍. 其實真正體驗綠色生活, 又何需大酒金錢? 簡簡單單, 隨時隨地在家也能做到.

 

一天飲8杯水是健康之道, 我也是很愛喝水的人, 平常上街也會自備一支水解渴. 不過齋喝白開水也真的很寡, 不妨在水中加入水果和香草, 不單能提升味道和解渴, 還可以補充大量維他命和其他營養成份, 為身體排毒, 做到由內到外的美肌效果. 我呀, 這個夏日都是在喝這種水果水, 平常很愛喝汽水的, 今年也喝少了, 而且持續了數月,皮膚真的白淨了呢.
 
 

做法極簡單, 只需把水果/香草浸在水中冷藏3小時以上, 便可飲用了.  我不太聽話, 經常喝凍飲, 不過天氣太熱時降降温消暑的感覺多好; 平常可以加點暖水喝, 就不怕太生冷了.


試過好幾款不同的配搭:

檸檬+青瓜+羅勒葉  (美白, 消暑, 醒神)

奇異果 + 檸檬 + 薄荷葉 (抗氧化, 美白, 舒緩頭痛)

蕃茄 + 百里香 (面色紅潤, 助消化)

蜜瓜+ 菠蘿  (滋潤, 幫助消化, 排毒)

青檸 + 藍莓 + 薄荷葉 (增強抵抗力, 排毒, 明目)

也可參考這個網站, 有更多配搭哦:
http://infusedwaters.com/

2013/08/06

輕鬆吃特色秘魯菜

世界之大, 身處香港這彈丸之地的, 雖然經常憧憬着外遊的心情, 但有一些地方, 可能這一輩子也未必會去, 秘魯可會是其中一個? 位於南美的遙遠國度, 神秘而陌生. 可幸是, 身在這小小城市, 卻能嗜盡大世界的味道. 不須長途跋涉, 也能品嚐充滿特色的秘魯菜. 位於中環卑利街的ChiCha, 每當晚餐時間都坐無虛席, 食客從未減少, 而且位處蘭桂坊附近,到happy hour時段更是趆夜趆美麗, 朝聖的人更多. 可見大家都很熱衷這冷門的地方菜式.



這天我們為了避開人潮, 預早book了6pm, 準時來到, 還未有食客. 店子面積不少, 佔了幾個鋪位, 在斜斜的街道上, 從地鐵站走過來也要15分鐘, 冒着高温, 也少不免滴了點汗水. 店子走美式酒吧格局, 裝潢不算很特色別, 店內燈光頗昏暗. 侍應全是外籍人士, 正確點說, 大都是南美裔的. 本來訂了正店這邊, 但來到只剩bar枱位置, 其他都有booking了, 真的誇張哦..侍應說如果想寧靜一點, 可以選擇到對面的Roger in Room, 原來屬同一間店來的. 我們走過去看看, 這邊有靠窗位置, 感覺私人一點, 便決定在這邊進餐了.



比起正店, 這邊更是正式的酒吧, bar枱座位不少, 適合知己好友把酒談心, 枱面繪了骰仔的圖案, 玩味十足.  牆上掛了這些面譜裝飾, 印弟安圖騰更添南美風情.


趁沒有人, 還可以隨意拍拍照, 但到8時左右客人陸續多了, 座無虛席.
 

對秘魯的食物沒有概念, 不知主要是什麼類型, 也不知有什麼特別聞名, 所以把餐牌翻來覆去看了很久, 食物種類也頗多, 有各式頭盤, 小吃, 沙律, TACO, 串燒, 炸物, 主菜, 扒類等, 感覺有點集天下之大成, 或許這就是他們的特色吧.




我們點了一個沙律 - Quinoa ($60), 混合了tomato, corns, green onion, cilantro, raisin & lime juice. 點的時侯倒是搏一搏的心態, 因為實在不知味道大約會如何, 還以為跟一般沙律差不多, 但上菜是卻很驚喜, 沙律的所有材料混合得極細緻, 沒有看見大大塊的蕃茄或青椒, 材料都切得細小. 最特別的是材料中佔了大部份是一顆顆細小紅白色的東西, 看不明白是什麼來的, 大概是香港很難吃到的食物吧.驟眼看來, 極像是迷你版煮熟爆開了的紅米粒. 抱着冒險的心情吃下, 味道還不錯, 微酸的, 是青檸的味道, 很開胃. 粒粒粟米, 青椒和提子乾令口感大增之餘也增加了少許甜和甘辛味, 層次豐富. 紅色一粒粒的主材料反而不帶什麼味道, 但口感是爽爽的, 咬下有點juicy, 在咀裡爆開的質感又有點像吃紅石榴的感覺, 總之就是有趣.
DSC07023

Taco ($55/pc, $200/4pcs) with pork, chicharron de chancho, lettuce, salsa criolla, aji amarillo cream. 一大堆不知名的東西, 其實大概是豬肉加上洋蔥, 生菜, 和沙沙醬. 這個Taco做得不算出色, 味道較單調, 而且Taco薄餅太細塊, 汁料太多, 吃起來很狼狽, 不小心會掉到一手一身也是. 但後來見到不少人吃一客4款的Taco set (pork, chicken, fish, squid), 上菜時Taco 捲在一個特製的容器中固定着, 賣相還頗吸晴的.

 

Grilled Stewers, 我們分別點了3串 - Oh my cod ($95), Tenderlion ($75), Camote ($40). 最值得推介的是Oh my Cod, 用了貴價的Black Cod烤烘, 外皮微焦, 內裡軟滑, 再配上特製的Mayonnaise醬, 一口咬下, 先感受表層微微的焦香和結實, 吃到內層則感受到魚的嫩滑軟稔, 鮮味和油香慢慢在口腔中滲出, 美味非常. 雖然價錢有點貴, 不過鱈魚本來就是貴價食材, 一串4件慢慢細味份量也剛剛好, 少吃多滋味嘛. Camote 是燒小甜薯, 上面再加上半隻鵪鶉蛋, 相對地沒有肉類的飽滯感, 甜薯有點像南瓜, 口感較挺身一點, 清淡的味道加上小巧的鵪鶉蛋, 再配上秘魯傳統ocopa醬, 恰到好處. 至於Tenderlion味道也不錯, 牛肉也烤得軟稔, 但肉味不算十分出色.



Pollo ($90)是炸雞塊. 一大碟份量充足, 雞件都炸得金黃香脆, 表面沒溢出油份, 配以這個秘魯菜常見的黃色Aji Limo Crema醬, 像是淡味的沙嗲醬,當中微酸的青檸味減低了炸雞的油膩感, 雞肉質地嫩滑, 也醃得夠入味, 雖然特色不足, 卻是非常惹味, 絕對適合作佐酒小吃.



我們沒有刻意叫主菜, 因為怕太大份吃不下, 至少有3-4人才可以試了. 不過吃了之前的食物, 雖然份量不多, 但慢慢吃也很飽肚的. 最後再試了這裡的特色甜品, Picarones($75), 是用甜薯做成的炸donut, 一碟4件, 外型可愛, 一個個水泡狀的冬甩像浮在糖漿之上, 咬感非常好, 外皮薄薄微微帶脆, 中心是很軟糯的甜薯糰, 清香細滑, 很像在吃年糕的口感. 淋在donut上的糖醬味道帶點楓糖的清看和甘淳, 很温婉甜蜜. 而另一個小格盛着的糖漿就帶點橙香, 我估計內裡應加了brandy/ whisky之類的酒一起煮成的, 少許橙酒香, 甜中帶點甘辛刺激, 提升了食味層次感. 兩款的糖漿一淳一辛, 可見廚師配搭的心思.





順帶一提, 這裡的餐巾和洗手間用的抹手紙也相當優質, 質地很厚韌, 成本也一定比一般餐紙要高,這麼的小細節也兼顧到, 難怪一直深受食客歡迎, 天天也滿座. 我們離開時只8時多, 餐廳已經座滿了客人, 一半是外藉人士, 相信happy hour時間這裡人會更多, 想要試試就要預早一點訂位喔!


Chicha
中環卑利街26號地下舖
2561 3336

2013/08/03

Coffret D'or 夏之温婉啡美睫立現

睫毛液是我不可或缺的妝物, 就算素顏上街, 也會塗上睫毛液讓雙眼看起來明亮一點. 一直以來只鐘情黑色睫毛液, 這次試用Kanebo Coffret D'or 的持久纖長鬈曲睫毛液, 還是第一次用啡色. 睫毛液的Film Type薄膜, 可柔韌貼服於睫毛上,輕易營造豐盈鬈曲美睫和保持全日向上捲翹. 試用後感覺睫毛液順滑不會結粒, 瞬速乾透, 顏色和豐盈度也很自然, 適合一般簡單日妝. 塗上一整天後仍能保持挺立不下墜, 持久度高. 但缺點是纖長度不足, 要重覆塗多遍才會有較明顯的增長效果. 另外, 防暈染和油脂的能力很好, 沒有熊貓眼的尷尬情況出現; 而且用温水輕輕一抹已能徹底清潔, 簡單方便.

pic

成份含植物性 Cuticle Amino、水溶性膠原蛋白及 Panthenol 等護睫配方. 純黑色瓶身, 外型時尚簡約.

pic

這次我收到的是BR-27 柔啡色. 這倒是我第一次用啡色睫毛液, 肉眼看, 顏色是棕啡色. 掃頭是新研發的纖柔掃頭, 剛開封的睫毛液很濕潤, 但不會一次沾過量在刷頭上, 分佈平均.

pic

沒有塗上睫毛液前, 睫毛比較短, 側面看也不顯眼, 不塗睫毛液眼晴看上去欠缺神采.

pic

左邊眼晴塗了睫毛液後, 合上眼明顯發現睫毛濃密了, 也稍為增長了, 由於本身的睫毛顏色是深黑色, 所以塗了啡色睫毛液後也不會太顯啡, 只現了深啡色或在某些燈光下才會看到較明顯的啡色.

pic

毛刷在塗上時的拉長能力稍遜, 要多次來回Z型刷上才能增加纖長效果. 但仍能快速乾透, 鞏固和防止睫毛下墮. 塗了睫毛液後, 雙眼明顯明亮多了, 從側面看, 捲翹的效果不錯.

pic


正面看, 眼晴看起來有神一點, 唯獨纖長度不足, 要在乾透後再用睫毛夾補夾才會有較明顯的往上撐效果. 不過, 勝在自然感十足, 啡色也較為適合平常輕便打扮, 不會太誇張.

pic

睫毛液只要用温水一抹已能卸除, 用化妝綿敷在眼部10秒左右, 輕輕一抹, 已把8成的睫毛液抹走, 方便快捷, 又沒有扯掉睫毛, 不怕拉傷眼皮, 卸妝度很好.

產品提供: Coffret D'or by Kanebo

2013/08/02

此時此刻



一天24小時, 可以過得充實, 也可以虛渡光陰.
至於我嘛, 每天也有大量必然工作, 當然包括照顧家中的大大小小帝皇帝后. 所剩下來給自己的少得可憐.
老公笑我是不能閒着的人, 是的, 閒着我會混身不自在, 除了生病和睡覺以外, 很難要我坐定定的沒事幹.
但每天充實地忙碌着, 又是否等於每天都在進步着?
雖然已離開了發奮搏殺期, 但仍然希望自己每天都與時並進, 而不是做一隻團團轉光忙着的工蟻.



從新寫blog後, 日子更充實. 這本來是隨意的事, 但為着看的人都有點滴得着, 我還花過點心機的.
本來就是沒太有信心的女生, 分享文章發覺竟然也有回音, 推動我做得更好一點.
每次分享, 也有做資料搜集, 一來為免誤導別人, 二來也看成增進自己知識的方法.
學生時期的我, 還算寫得一手好文章, 讀的是語文; 可後來卻選了跟自己格格不入的採購業,
進修也是一大堆令人發瘋沒趣的題目, 磨蝕了心情.
零數字概念, 工作上卻每天對着大堆excel 做深層分析, 吃力不因做不來, 而是做得像機器, 手在做, 心卻不在.
不太愛說說話的個性, 卻訓練到跟素未謀面的人像故友那樣口吻, 有一陣子自己也開始懷疑我是這樣的嗎?
自己也不了解自己了. 迷失, 最痛苦的反而是初醒的一刻!



踏入另一階段, 更發覺是時侯隨心去做事的時侯了.
也感激, 生活上沒太大的負擔,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知足的心境, 讓我可以放開更多執着.
不為爭名逐利,也不隨波俗流, 真正想做的才去做, 對人對事也一樣.
尊重自己, 尊重別人, 每天也當是最初始的一天, 想法會簡單很多, 心情也可放輕鬆.
 
早前家中小狗丁丁小手受傷了, 讓我心情跌至谷底, 提不起勁, 每天就是擔心擔心, 我才發覺什麼是最重要的.
人就是犯賤,當一切安好時, 就會想些無謂的事為難自己, 但又有什麼事比自己和家人健康重要?
請珍惜每時每刻.